转:关于全面推进和谐建设兴局的意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日期:2012-11-19   访问次数:11983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加快实现我局“科学发展、富民强局”战略目标,全面推进和谐建设兴局,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从兴局的高度认识思考全局和谐建设

(一)和谐建设兴局的重要意义。我局成立以来,广大干部职工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果,为全局地质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近年来,我局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安全综治维稳等工作,加强党的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营造了“风清气正、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职工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促进了地质工作和产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和谐建设拥有了各种有利条件和基础。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协调、不稳定、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各类关系和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和谐融洽,民权民生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文化软实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尤其要看到,面对地质工作新形势和事业单位改革新任务,不和谐、不稳定的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我们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担当地质工作主力军职责、促进全体职工全面发展、推动全局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和谐建设兴局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感,切实做好全局和谐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和谐建设兴局的基本内涵。以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秉持“以人为本,以人和促局和,以凝聚力打造竞争力”的核心理念,按照“民主公正、安定有序、充满活力、诚信友爱、敬业奉献、幸福安康”的总体要求,牢牢抓住聚力量、促发展、惠民生的工作主线,紧紧围绕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的建设目的,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地勘文化建设和民权民生保障,不断促成身心和谐、队伍和谐、环境和谐和发展和谐,逐步形成“职工安居乐业,队伍安定团结,事业兴旺发达”的人和局兴的美好景象,让职工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三)和谐建设兴局的总体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树立马克思主义在和谐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创新思想观念、建设理念、工作方法,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坚持地质工作、产业发展、和谐建设同步推进、协调发展,共同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局”;坚持党政齐抓、人人参与,形成和谐建设人人有责、和谐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二、明确和谐建设兴局的主要目标任务

(四)形成和谐发展新局面。统筹单位发展,统筹产业发展,统筹要素发展,统筹各项事业发展,保持经济跨越发展,逐步形成“五类(公益性地质、商业性地质、走出去勘查、矿业权经营、地质科技)地质工作、五大(地质勘查业、勘测施工业、房地产及服务业、制造业、教育医疗业)产业、五项(人员、技术、资金、管理、环境)生产要素”协调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五)激发团结干事新活力。加强队伍能力建设,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广大职工的主体创造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局上下心齐劲足、风清气正,充满“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想干事、能干事、干大事、干成事”的生机和活力。

(六)建设地勘文化新体系。大力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化设施示范、管理文化创新、行业形象塑造、快乐文化探索”五项文化工程,构建以“弘扬‘三光荣’和‘四特别’精神的传统文化、贯穿‘科学发展、富民强局’战略构想的发展文化、倡导和践行湖南地勘核心价值体系的和谐文化、符合地质工作和市场经济双重规律的管理文化、体现地勘人积极进取和健康向上的快乐文化”为支撑的湖南地勘文化体系。

(七)构建民主安定新秩序。围绕稳定大局和发展大业,创新体制机制,积极调处和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营造“决策民主有序,制度公正有序,生产安全有序,治安平安有序,劳动关系规范有序、生活环境安宁有序,外部环境开放有序”的民主安定新秩序。

(八)实现幸福生活新愿景。建立合理公平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职工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明显提高;实施民生保障,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家庭收入、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改观;逐步实现广大职工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困有所助,乐有所为的幸福愿景。

三、促进地质工作和产业协调发展

(九)促进地质工作协调发展。落实国家和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现找矿成果新突破,巩固公益性地质工作;健全工作机构,推进找矿新机制,做大商业性地质工作;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加强与大型企业(公司)合作,拓展省外、境外地质工作;鼓励支持地勘单位成立公司从事矿业权经营活动和矿业开发,突出矿业权经营和开发工作;进一步明确地质科技创新方向,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地质科技创新工作。

(十)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和提高竞争能力,壮大多极多元支撑的勘测施工产业体系;扎实推进“双十项目”工程,推动房地产及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坚持“抓大放小、集约经营、科技支撑、开放合作”的总体方针,做强制造印刷产业;坚持“市场化、社会化、精品化”方向,稳步发展教育医疗业。

(十一)促进生产要素协调发展。实施“十百千”人才工程,不断提升人才总量和质量;健全和完善多元投融资机制,保障重点项目和产业发展所需资金;实施技术创新计划,全面提升技术及装备水平;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巩固“风清气正、团结干事”的工作氛围,深化开放合作,营造“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发展环境。

(十二)促进各单位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局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作用,加强省地调院、地建集团、地泰置业等平台建设,推动全局各单位共同发展;加大对发展相对困难单位的扶持,重点在人才、技术装备、资质、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改善发展的硬件环境;支持各单位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单位间互惠互利的合作意识,形成局属单位协调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构建民主安定的发展秩序

(十三)维护安全平安的社会环境。坚持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要求,落实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责任,加强教育培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安全生产、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努力实现“生产安全、生活安康、人员安乐、单位安定”和“政治稳定、治安安定、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平安单位创建取得明显成效。

(十四)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把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类问题和矛盾,作为和谐建设的主要抓手和重点工作。根据我局改革发展和利益格局的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依法依规办事,着力解决职工反映强烈的利益问题,坚决纠正损害职工的行为;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力求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建立重大事情、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积极预防职工内部矛盾激化,坚决杜绝群体性事件发生,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

(十五)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以发展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为方向,加强民主制度和民主管理建设,推进党务、政务、事务和经营管理实务公开。进一步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工会联席会议制度,落实重大事项、重大问题、重大项目(工程)民主决策、民主公开,保障职工参与管理,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力。坚持和完善职代会民主评议干部,充分保障职工正当合法的各类权益。

(十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严格控制事业人员编制,实行事企分体用人机制;完善人员流动政策,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能,人尽其才;尊重职工的人格和劳动,着力为职工营造宽松、舒心的工作环境;以劳动双方自主协调为基础,以实行劳动聘用制(合同制)为基本形式,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保障制度,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

五、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七)健全分配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为主体,符合地勘单位实情、促进经济发展、经过民主程序的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制度体系;逐步完善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机制;规范经营业绩考核奖励,调控收入差距,实行上岗职工最低工资收入制度,依法依规逐步解决职工收入差距过大、分配不公的矛盾和问题。

(十八)提高职工收入和福利水平。按照“职工的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者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提高”的总要求,不断提高职工收入水平。通过目标和效益激励,提高在职职工收入水平;按照省直事业单位标准,由预算经费刚性保障离退金足额发放;规范待岗职工生活费、退养职工退养费发放。按照相关政策,确保职工的各类社会保障全面到位。根据发展成果由全体职工共享的原则,在保障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职工的福利待遇。

(十九)实施民生保障。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依法依规、持续推进的原则。强化劳动安全保障措施,严格执行职工健康体检制度,健全优秀员工休养机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生命健康安全。加强待岗职工培训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提高就业率,硬性消除零就业家庭,全局待岗职工人数比例逐步下降。积极争取相关政策,高度关注和努力解决生活特别困难职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逐步改善职工住房条件。进一步健全帮扶机构,拓宽帮扶资金来源,完善帮扶机制。对职工家庭人均生活费低于当地低保线和因遭受意外灾害或重大疾病导致生活特别困难的职工,给予相应生活救助;继续实施送温暖工程和助学工程。

(二十)加强生活(生产)基地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协同推进、人人共建的原则,实施基地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逐步实现水电气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鼓励有条件的基地由专业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效益和水平;制订生活行为基本准则,倡导文明生活风尚,把基地建设成为管理有序、设施完善、文明祥和的职工生活共同体。

六、发展和繁荣湖南地勘文化

(二十一)提炼新时期湖南地勘精神。加强传统文化和局情、局史教育,培育广大职工对“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的高度自信和高度自觉;立足传统地勘精神和湖湘文化精神,充分挖掘“中国英雄”和徐辉煌等先进典型的精神内涵,充分汲取外来先进的文明成果,融入改革创新、开放包容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时期湖南地勘精神。

(二十二)建设湖南地勘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建设内容完整、特色鲜明、科学规范的湖南地勘核心价值体系。湖南地勘人核心价值观、地勘精神、宗旨使命、共同愿景、道德基础、管理理念和行为规范构成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坚持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职工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到改革发展各方面。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职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多形式、多途径、多手段,让局党组的系统发展思路和“科学发展、富民强局”战略目标深入人心、深入实践;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在全局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实施管理文化创新工程,树立体现地质工作和市场经济双重规律的经营管理理念,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增强广大职工诚实守信意识,维护良好的经营形象。

(二十三)不断满足职工物质精神文化需求。实施文化设施示范工程,不断加强和改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职工群众开展业余文化体育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场所;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积极组织职工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更好地满足他们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结合国庆、党庆、局庆、中国传统节日和法定节日,举办全局性大型职工运动会、文化艺术节,展示发展成果,凝心聚力。

(二十四)积极推进文明建设。进一步巩固文明单位创建已有成果,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更多单位进入省级文明单位和国家级文明单位;积极做好先进典型的推选工作,开展廉政文化示范点、职工之家等创建活动,实施行业形象塑造工程和快乐文化探索工程,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二十五)创新文化教育宣传的方式方法。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典型鼓舞人,以优秀的文化激励人,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和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办好办活《湖南矿业报》、《湖南地矿信息》和局门户网站,充分发挥国土资源报记者站作用,积极利用省内外主体媒介平台,合理运用视频、微博、QQ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大力宣传地质人、地质成果和地质文化;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和宣传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职工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和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和长久性。

七、凝聚和谐建设兴局力量

(二十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和谐建设的本领。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的领导班子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坚持学习、教育、培训相结合,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决策、发展经济、改革创新、应对复杂局面、带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强组织建设,形成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工作机制好、作风形象好的坚强领导集体;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作风建设,保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高的境界、宽的胸怀、好的状态、强的能力、优的作风,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局党组的决策部署;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加强制度建设,以领导班子的民主和谐带动单位民主和谐;健全规范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要求领导干部自觉维护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二十七)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及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巩固和发展“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健全让党员干部受教育、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长效机制,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立足本职工作,创先进争优秀;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把基层基础工作做实做牢做好;严格要求、真心爱护基层干部,认真做好关心照顾老劳模、老党员和帮扶困难党员工作,注意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让基层成为锻炼人才、锻炼干部的熔炉。

(二十八)尊重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作用。加强湖南地勘文化教育普及,大力开展各类劳动竞赛,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坚持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从群众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的制度,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积极营造鼓励职工想干事业、支持群众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好为离退休职工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余热。

(二十九)发挥工会等团体及协会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众性组织的领导,支持他们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支持各类研究会及各类文化协会开展调研和文化活动,发挥各类研究会在重大决策上的理论支撑作用,发挥文化协会在广大职工健康向上、团结进取、文明生活上的引导作用。

(三十)造就和谐建设工作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制度保障,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政治宣传、社会管理等和谐建设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完善和谐建设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和吸纳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切实抓好政工系列职称评定聘用工作,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服务精细、敢抓善管的和谐建设工作人员队伍。

八、构筑推进和谐建设兴局的保障体系

(三十一)形成和谐建设兴局联动工作体系。切实加强和谐建设兴局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党组织、行政、工会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分工和责任,形成党(组)委总揽部署、党政工齐抓共管、部门联合协同、全员广泛参与的和谐建设兴局的联动工作体系。

(三十二)健全和谐建设(指导)规划体系。在本意见基础上,制订我局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湖南地勘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指导意见;根据需要,制订和谐建设兴局专项规划及年度计划;局属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和谐建设兴队(院、校、厂)的规划方案。

(三十三)建立和谐建设保障机制。加强和谐建设兴局的考核管理,完善和谐建设兴局的考核评价及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宣传教育、安全维稳、群众民生等工作制度及良好的工作机制;争取财政资金的支持,建立局、队两级和谐建设的投入机制,保障和谐建设的正常经费;以现代科技为支撑,打造和谐建设的信息化平台,建立和谐建设的科技支持机制。

(三十四)加强和谐建设兴局理论创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调查研究我局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不协调、不稳定、不和谐的问题及原因,回答好和谐建设兴局为什么、兴什么和怎么兴的命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和谐建设兴局的理论体系,为和谐建设兴局实践提供理论指导。